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大體老師專區Body donor

袁禮達 老師

袁禮達 老師

生平敘述

我們的媽媽袁老師於1949年農曆61日出生於四川成都,年底還在襁褓中的她,就隨著在空軍服役的外公攜家帶眷來到台灣,在臺南水交社安定下來。

媽媽排行老么,學業都是在臺南完成的,先後就讀於市立成功國小、臺南市立中學、省立臺南女中。1967年名列全校畢業生第六名的媽媽,可以選擇保送臺中東海大學化學系,或是臺南成功大學化學系。雖然被東海大學的「超美教堂」深深吸引,又非常想要離家體驗自由的大學生活,但媽媽想到哥哥、姐姐們都在外地讀書,便選擇可以陪伴在外公、外婆身邊的成功大學。

大二時媽媽因故休學,後由理學院轉至文學院的外文系為了補學分,剛轉系的第一年讀得焦頭爛額,第二年開始漸入佳境。英語戲劇課表演的分組比賽中,媽媽因個頭高反串演出「教授」一角,最後被選為最佳「男」主角,她「樂歪了」!

在外文系的三年,媽媽認識了教授高級英文的英國宣教士Miss Elizebeth,開啟了信仰之路。她在課餘時間經常參加浸信會學生中心恩慈堂的英語查經,以及成大校園團契聚會。看到美籍宣教士Miss Hopewell和藹可親,全身散發著仁慈,媽媽感受到神愛世人的偉大;團契中弟兄姐妹彼此和睦相處,相互代禱扶持的力量,也讓她感動不已,於是196961日,在臺南市府前路浸信會決志成為基督徒,由楊毓昂牧師主持浸禮。隔年參加了海外青年宣教會在關渡基督書院舉辦的青宣營,因著聖靈感動,接受神的呼召,在周聯華牧師按手祝福中,願意委身去宣教。

1973年外文系畢業後,媽媽沒有離開臺南,她說:「陽光、浪漫、濃郁人情味及多采多姿美食的臺南已經成為第二故鄉。」選擇在成大附近的後甲國中教書。除了擔任英語教師,還兼任女童軍副團長、接待外賓參觀時的翻譯,並和學生一起主持校內空中英語教室。愉快而充滿活力的教書生活,讓媽媽沒有考慮結婚大事,外公、外婆也沒有給壓力;直到有一天,一封限時專送來到媽媽手中,「哇!好帥的毛筆楷書」,立刻吸引了她的目光──原來是以前在成大的教授介紹自己的學生,希望兩人有見面的機會,能有進一步發展的緣分。媽媽想:「老天爺!老師說的話,學生豈敢違背?」於是南北兩地的「遠距離戀愛」就此展開。

每個週六中午一下班,爸爸就火速從臺北搭國光號南下,第二天一早步行到水交社,兩人一起在體育場散步,再去三一堂做禮拜。那時媽媽的交通工具是偉士牌重型機車九十,記得她曾說:「有一天,我提議請他坐我的摩托車去虎頭埤郊遊,他興奮地說:『這是最愉快的郊遊,也是我生平第一次坐摩托車,袁老師的騎車技術真好,穩而建,不超速,不闖紅燈。』自此以後,每天一早郵差大使都會來按門鈴;哈哈!最高興的是外公,他趕快拿著印章去蓋章取信,準女婿每天早上來問安唷!」

爸媽很快訂了婚,然後選在1984312日植樹節結婚。年底媽媽在臺南生下姊姊,與爸爸搬至新店,先後在崇光女中、再興中學教書;四年之後已經40歲的她,在臺北平安生下了我,也順利考進新竹工業科學園區實驗中學任教。媽媽搬至新店後,參加了臺北懷恩堂的職業婦女團契,而後爸爸在懷恩堂決志信主,由周聯華牧師和郭雲漢牧師施浸;媽媽發現郭牧師竟是成大外文系的學長,緣分之巧,奇異恩典!

媽媽在新竹實中教英語整整10年,50歲時思考在學校之外,仍有很多可以學習的事物,於是申請退休。退休後的她擔任過國父紀念館志工,參加懷恩堂詩班、「傳神」電話關懷專線等,還和爸爸一起念了神學院。2007年媽媽神學院畢業,原本打算和爸爸一起在社區中以文字工作來傳福音,誰知計劃趕不上變化,爸爸罹患了肺腺癌,社區傳福音的志願只能就此打住。但生病的爸爸仍鼓勵媽媽為神而做,擔任浸神宣教系主任美籍裴斐老師著作的共同翻譯之一,後續出版了《天涯心台灣情》一書。

選擇在榮總治療的爸爸自願參加肺癌藥物的人體實驗,受到畢業自陽明大學之主治醫生的良好照顧。在一次醫生間私底下的談話,爸爸聽聞大體老師相當短缺,便向我們訴說了捐贈大體的心願。2008107日爸爸蒙主寵召,媽媽對於捐贈爸爸的大體萬分不捨,與我們討論、禱告,經歷過一番天人交戰,最終決定尊重爸爸的遺志,在同意書上簽字蓋印。20102月爸爸順利完成解剖教學大體老師的任務,媽媽在陽明大學舉辦的慰靈公祭上,因學生所寫的追思文章而深深感動,更強化了她追隨爸爸擔任「無語良師」的心願。

爸爸過世後,媽媽雖然心中哀痛,但仍打起精神,為姊姊和我引領方向,並繼續參與教會事務,除了曾在懷恩堂、美河堂、三民堂做禮拜與參加活動,又參加宇宙光百人大合唱,前往泰北伯特利神學院擔任教導聖經課程的志工教師,協助基隆暖暖教會的暑期兒童英語營等;而在寶貝孫女泱泱出生後,開始了含飴弄孫的生活。

然而,長期腎功能不佳的媽媽,至20249月已瀕臨洗腎邊緣,一個月後確診失智症,更難以自行走路及外出,故10月底住進安養中心,以獲得更安全的照護。11月底至12月初臥床昏睡,容易嗆咳無法自己進食,後續又經歷1210日及112日兩次進加護病房急救,媽媽緊急洗腎,並須戴著氧氣鼻管、鼻腸管、尿管。但114日早上探視,媽媽竟奇蹟地不需戴急救的氧氣面罩呼吸並醒了過來,116日就轉入一般病房,精神也看起來不錯;直至125日,洗腎時血壓不穩,無法達到預定數值。128日除夕,全家人齊聚病床團圓,囿於醫院的規定,只得於傍晚探視後離開,媽媽還揮手告別。

就在剛吃完年夜飯的那一刻,姊姊的手機突然響起──醫院通知血壓驟降,詢問是否急救!考量媽媽的生活品質其實非常不好,尤其只能依靠鼻腸管進食,她常常喊肚子餓:「好想吃一碗麵喔!」連最基本的進食想法都無法滿足,使我們心疼不已,加上短時間內第三次病危,實在不願她受更多折磨,只好忍痛不再做任何救治。雖然全家人趕到醫院前,媽媽已闔眼前往天家,但感謝媽媽最後多留了一段時間陪伴我們,也因為時值年節,讓全家人能夠聚集在媽媽的跟前。

媽媽,您可以安心回天家了,那是您和爸爸相知相惜的同一個盼望,到了天家,那裡好得無比,因為〈啟示錄〉214節說

他要抹去他們的一切眼淚,不再有死亡,也不再有悲傷、哭號、痛苦,因為先前的事都過去了。




家訪心得


家訪照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