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Body Donors

許吼亞 老師

許吼亞 老師

生平敘述

今生大去應無悔  已留大愛在人間

今天在此紀念我們遠去的父親大人,雖然他不是赫赫有名的名人,但在我們家人心中永遠是偉大的父親。或許在一年之後他將被推上解剖臺,對很多的同學而言,他可能只不過是另一具上課的教材,但他還是我們午夜夢迴中慈祥的父親大人。他雖然離去一年多了,感覺卻好像依然在我們的身旁陪伴著我們;他就是我們的父親-許吼亞先生。

父親湖南岳陽人氏,號醒獅,自幼喪父;及至成年又逢抗戰軍興,應是由於強烈的愛國心所致,他想喚醒這個沉睡的東方睡獅,才自號醒獅。事逢湊巧,在投入抗戰的行列後不久,日本就投降了。此期間曾遠至西安受訓,後因裁軍乃轉至警職在南京受訓,及至大陸淪陷與母親輾轉來臺。父親一生剛介耿直,對於子女的教育不曾鬆懈,尤其是生活教育。記得小時候家中只要有客人來,父親一定要我們打招呼問好,幫客人接衣帽,並且要我們為客人倒洗臉水,還不忘在洗臉水中加上一點明星花露水;在現在的年輕人看起來是不可思議的事情,但在父親的教誨下我們才知道如何待人。要我們知道人雖然窮,不可以沒有骨氣;雖然沒錢,不能對不起朋友。父親有許多朋友曾經在走投無路之時,常借住在家中,直到找到工作後才離開,父親也不求回報;所以在父親的精神薰陶之下,雖不能說仗義疏財,卻是能急公好義。民國五十八年的中秋節,父親便叫我們一家老小都動起來將家具墊高防颱,當時艾爾西及芙勞西兩個颱風侵台,又逢大潮及石門水庫洩洪,整個台北縣尤其是三重市及蘆洲陷入一片汪洋。當夜父親奉命送糧食進入災區,當時的救災器具也是非常的缺乏,就靠著竹筏將口糧及飯糰送到災民手中。那時父親曾說:「水都淹到脖子了,但是為了這些曾經服務過的鄉親,還是冒險進入災區送食物,自己的家反而沒時間去照顧了。」

回憶兒時,父親是對我最好的。當時的警察人員待遇不高,而且是全台四方調動,民國四十八年至五十一年間,父親在小琉球服務將我帶在身邊,母親與四位兄姐都在台北。那個時候真的是為了能養活一個家,會想盡辦法找一些外快。那時還有人穿棉底鞋,於是由母親靠拉鞋底來貼補家用。父親也是每半年一年才回來一次,想起來還真的是苦!母親說那時只要父親將薪水寄回家,便先買個百斤的白米放著;至於油鹽醬醋茶就省著點,能填飽肚子最重要。然而父親卻未疏於我們的教育,民國六十八年兄姐都赴美深造。為了取得財力證明,不惜辦理退休用半俸存入銀行,讓兄姐們順利成行。

父親一生好強,很少生病、即使也不願看醫生,許多的小病痛都是自己處理。在退休後幾乎是天天爬山健身,有時常從台北走路回中和,他說年輕時曾一天走八十華里,算算也有四十公里。或許就是這股過人的毅力使他活得這麼長壽,但也是這樣害了他:本有高血壓病史的他居然自行停藥,在九十四年十二月十七日晚突發腦中風,緊急送醫後經家庭會議後決定開刀,還記得在推入手術間前,父親還挺風趣的跟我們開玩笑,沒想到術後因腦部繼續出血而二次動刀,再來就是無盡的重擔落在大哥的身上。大哥在父親術後盡心盡力的照護,兄姐也從美國回來探視,可是都很難改善術後的狀況,請了外勞也因勞累而離去。照護的工作於是都落在大哥的身上,在不堪工作與照護的兩頭燒的情況下,大哥辭去了工作專心的照護父親。而姐姐也全力支援所有的開支,父親在退休後交代的捐大體我們略有耳聞,但總不希望那天的來到。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,只是這筵席該何時散不是我們能決定的,父親去的時候除了母親哭了外,我們雖沒哭,但是我們哭在心裡:我們知道這人生的一仗您已經打完了,或許不是很完美但是已經夠了,不需要再為插管、氣切而難受了!曾多次看到您炯炯有神的眼中帶有淡淡的無奈,恨不得把所有的管子拔掉,當一個無懼的勇者走完人生的路。當安養院沒有照護得當,使得您得褥瘡時,您堅強的生命力再度湧現,或許您是想讓這些學生能有一個完整的大體老師。當褥瘡收口之後,您就再也撐不下去了,那天您去了是那麼安祥,不再受痛苦的折磨,感謝老天讓您遠離這最些痛苦的時刻。

麥克阿瑟曾說:「老兵不死,只是逐漸凋謝」。父親您也不曾死亡,您將大愛留給了這個世界。再會了,我親愛的爸爸!在您離開的那天,大哥、四哥、還有我都簽下了捐贈同意書,我們將追隨你的腳步,在陽明醫學院相聚直到永遠,給我最敬愛的爸爸。

許吼亞

家訪心得

許吼亞老師,早年服役於軍中,後轉任警務工作。於33歲隨政府來台,服勤於基隆、台北各處,一直到退休。先生治家甚嚴,重視倫理、長幼有序、兄友弟恭;平日喜歡運動,是一位籃球健將(照片);甚至花一個多小時走路上班,不以為苦。在生病前,天天早起爬山健行養生,也曾遊歷國內外許多地方,身子硬朗、心胸開闊。第一次腦部開刀時,醫師預期要在加護病房十多天 ,沒想到許爺爺竟然只待了三天就出來一般病房。

許爺爺也喜歡讀書寫字,他的字如其人、工整方正。就在生病前,雖有部分親友反對,還是留書(照片)於往生後,捐獻遺體供醫學教學、火化而葬於海。多偉大的遺願!多麼豁達的胸襟!讓我們體認到「什麼是捨得」、「什麼是奉獻」!